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章开心罗汉 (第2/3页)
给他们哥俩带些什么好吃的。 不知师父何时能回,觉范便说:"要不,我和师兄跟姑姑下山一趟,去看看奶奶的病?" 秀秀姑摇摇头,苦笑了一下说:"你奶奶的病倒也在其次,主要是很长日子没见我哥了,心下惦记他的缘故。" 秀秀姑下山后,觉范叹气道:"唉!师兄,看出来了,秀秀姑的娘这次一定病得不轻。你不见,秀秀姑她人都瘦了。" 觉远默然不语。 月亮升起来了,圆圆的,大大的,山林河畔到处洒满了清清亮亮的银光。 就在这晚等候师父之时,他们俩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——他们同时闻到了一股柴烟的味道。 两人一惊:不会是起山火了吧? 他们忙站起来,就着月光朝四处寻找。后来,看见在上游河湾那边,有一缕细细的烟火一明一灭的,火光中还有一个人影。 谁在河边烧火? 觉范觉得好奇,想过去看看。 觉远说,你一个人去吧,这里得有一个人等着师父。 觉范一溜烟便跑到了过去。待跑到近前时,觉范才看清,原来,火堆边坐着是个穿僧衣的人,跟前拢着一兜火,火上的树架子上提溜着一个破瓦罐。 觉范看出来,那人原来竟是二师兄觉行。见他一会儿拿树枝翻一下瓦罐里的东西,看样子,好像是在煮什么东西。 觉行在他们这茬儿里,按年纪排行老二。他和僧满、僧丰三人,同是少林寺寺主志cao的皈依弟子。 二师兄觉行是寺里的厨僧,平日最拿手的一样便是贴饼子了:不管是什么粗粮杂面的,一经他的手,贴出的饼子必是外焦内软、香气扑鼻。而且,贴起饼子来像是在玩杂耍:左手拍、右手翻,双手齐下,拍、贴、翻、出炉,几百张饼子下来,不用帮手,一人全拿。更奇的是,他贴饼子从不用铲子,再热再烫,翻饼出炉,全用两只手,还怡然自得的。 觉范和觉远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"贴饼罗汉"。 觉范猜想,莫非贴饼罗汉觉行偷了灶上什么好东西,背着人在河边偷偷煮着吃呢?要不就是抓到了河里的鱼虾,背着人偷吃荤腥呢? 觉范使劲闻了闻,却没闻出有什么特殊的味道,倒是有一股子煮青菜的味道飘了过来。 或许,觉行是在熬草药汤治什么病?少林寺僧多会一点点土单验方,头疼脑热,厄气隔酸什么的,自己都会弄草药汤调理一下。 觉范躲在树丛后面悄悄观看,见觉行把细树枝一折为二,从瓦罐里面捞出什么往嘴里送,大口大口的,吃得很香的样子。 哪里像是吃药?分明是在偷吃什么美味嘛! 一阵余烟炝着了觉范的鼻子,禁不住"啊嚏"一声。 正在吃东西的觉行吃了一惊,转过脸来问:"谁?谁在那儿?" 觉范只得揉着鼻子走了出来,"二师兄,你吃的什么好东西?" 觉行忙用手捂着瓦罐口:"没什么好吃的。" 觉范不信,伸头去看,"二师兄,让我也尝一口吧。" 觉行捂着瓦罐口,"真没什么好吃的。" 觉范伸手就要去抢瓦罐,觉行捂着不放,瓦罐边沿上本来就带着豁子,两人这么一夺,只听"呵啦"一声,裂成了两半。 热汤一下洒在觉范手上。 觉范"啊哟"一声,觉行忙放下瓦罐,拉着觉范的手去瞅:"啊?烫着了吧?唉!有什么稀罕的。不过是一没盐二没油的水煮野菜。" 觉范低头去瞅那瓦罐底里剩的东西,用手捏了根青菜放在嘴里尝了尝,果然只是清水煮鸡冠菜和马齿苋之类:"哦!我还以为你喝鱼汤呢!师兄,你怎么吃这个?" 觉行叹了一口气道:"唉!师弟,今晚的事,你可千万别对外人说起。" 觉范看着师兄的脸,"为什么啊?这又不是寺里的东西。再说,咱们是护法武僧,晚上还要坐禅练武,寺里也没规定要咱们过午不食的。" 觉行说,"不为什么,你不要对别人说就是了。"说完,兀自踩灭了余火,头重脚轻、摇摇晃晃的一路去了,像是一苇渡江,又像是醉拳。 觉范望着觉行的背影,嘴里背诵道:"鸡冠菜,燥湿清热,杀虫止痒,凉血止血,主要治疗湿热带下,小便不利,尿浊泄泻,阴痒疥疮,风sao身痒,痔疮出血… "马齿苋,味酸性寒。入肝、脾、大肠经,具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、止渴利尿、杀虫通淋,益气止痢、泄泻…" 二师兄不会是在拉肚子吧? 肚子就拉肚子呗,有什么怕人知道的?怪事!兴许是怕人家说他贪吃吃坏了肚子吧。 这晚,觉远和觉范在山坡上等了很晚,约摸偏门快要上锁时,才垂头丧气地返回寺院。 未进偏院,便听到夜巡僧开始敲响了熄灯止静的板子。 除了大雄宝殿释迦佛前的香灯依旧火光摇曳,寺院四处寮房的灯火已相继熄灭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