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九章 (第1/3页)
第三十九章 军阀对少林寺炮轰火焚的野蛮行径,在自古就有尊崇宗教文化的山城百姓、士绅中间,引发普遍的愤慨。雪如怕众人的情绪不好控制,又恐山城的学生年轻气盛,一旦和那些当兵的弄翻了脸,说不定会出现不必要的流血。因而也不顾众人的劝阻地,迳自公开来到城里,一面四处安抚各校的学生,劝阻大家暂时先不要上街游行;一面四下秘密组织发起各界人士的联名上书,送达省城,要求上面惩办那些焚毁祖宗文化遗产的元凶,赔偿寺院的损失。 玉纯等几个朋友见他这般,都劝阻他说,这时他最好不要在山城公开露面。文菲那边刚刚逃离吴家,吴家眼下正在派人私下察访他们的行踪。他这里稍稍有什么动静,就会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。 雪如道:“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!” 雪如和众人一起,先商定具体的上书内容,又秘密组织山城士绅百姓,在上书上联名签字,并派代表把上书送到省里。 省政府为了平息民怨,当时答应代表说:“诸位先回去,我们马上着人下去查办。” 山城的驻军立即就获知了山城众人联名上书之事。为了遮掩其纵火之罪,他们也立即拟电上司,声辩“…夷平少林,以绝聚啸,实出无奈,以维护山城重地之防守为要,然并无伤一僧一卷…” 这样一来,代表们回山城多日了,少林寺方向的浓烟依旧滚滚入云;可是,众人看到,山城的几个军阀长官们每天仍旧听戏、喝酒、打麻将、吸大烟,人前人后地耀武扬威着。 雪如和山城的百姓士绅不屈不挠,决定再次上书。消息传出,一下子惹怒了山城的几个驻军官长:几个小小的地方官绅,真还想掀起什么大狼子不成么?遂秘密查访出了山城士绅杜雪如正系这次事件的主谋之一! 如此一来,驻军的一帮子人,把雪如当成了眼中钉、rou中刺。几次商定,如何方得除去心腹之患?吴宗岙提议:“诸位,那杜雪如在山城这么些年来,一直都在收买人心。因而,此事咱们驻军最好不要亲自动手,以免留下把柄,反更惹下大麻烦。以鄙人之见,不妨收买几个土匪…只要事情办得干净利索,我想,再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!” 那苏团长自前一段招惹了杜雪如之后,知道这个国民政府的教育会长,在山城这方土地上除了桃李满天下不说,也算得上是家大业大、朋友众多、举足轻重且颇有影响的一个实力派人物。自己若想在山城驻扎,公然杀了他虽能解一时之气,可又怕招了众怒,以后更无法收场了。 得不偿失的事,他不会再干了。故而,今见吴老三提出这样的建议,心中窃喜,连连点头称道此计甚好!又顺水推舟地说:“我等初来乍到,比不得吴特派是山城本土人,自然结识了不少的英雄好汉。我想,此事若委托你去办理,人不知、鬼不觉地,一定更稳妥。”并提出,此项活动他可专门拨出一千块大洋的军费。不够使的话,他再另拨。 众官长一看苏长官这样安排,赶忙众口附和道:“如今,咱大家反正是一条绳上拴的蚂蚱了。我等在山城人生地不熟、两眼一抹黑,此事就烦劳吴特派费心了。事成之后,由我等轮流做东慰劳吴特派。” 那吴老三见苏团长和众位官长竟异口同声地将此事往自己身上推,当时就觉着不大合适。看来,自己在这样公开的场合,提出用暗杀的手段处置杜老二,显然是有些造次了。可这个主意是自己最先提出来的,如今怎好推辞?只得咬牙撑着应承了下来。 接了此事后,吴老三赶回吴家坪,把事情对拔贡说了一番。大哥平素做事计谋过人,吴老三毕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,因而心下一时无底。意欲求得大哥的一点主意。没承想,吴老三的话未落音,吴拔贡的脸一下子变了色:“老三啊老三!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?你在外面好歹也混了这么些年了,怎么做事还是这般三脚猫性的?如今自己乱了方寸,倒让我替你出杀人的主意!你就没有思量思量,你怎么能比他们那些外乡人?一声令下,拍拍屁股一抬腿就走人了。咱们吴家可不一样啊!咱的祖祖辈辈三亲六戚的可都是生在这儿、住在这儿、埋在这儿啊!你怎么连这点个儿都翻不来?” 吴老三道:“大哥!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了,你也别说这样的话了。我是个军人,漫说是让我杀个把儿的人了,就是让我端着机关枪,成千成百地扫射杀人,我也得干!哪还顾得上什么生死轮回、善恶有报的?” 吴拔贡提高了声音:“在疆场上杀人,那是另一回事儿!他们若是有底气,为什么不公开抓走他、公开处决他?为什么还要你悄悄地拿银子收买人去暗杀他呢?不知你想过没有:火烧少林之前,你们的上司石长官,为何有意把第二天血洗少林的消息放出去,却单只烧掉那座寺院么?” 吴老三道:“敲山震虎。” 拔贡点了点:“你只说对一半。他还用的另一计是‘釜底抽薪’!只有毁掉了众僧的存身之地,才能彻底断绝你们的后顾之忧!若只是围起来靠枪杀来驱散这帮子人,寺里四五千的僧人,不仅大多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